在北京市双清路18号的一座普通科研大楼内,原本稍显冷清的实验室电话,最近几乎变成了“热线电话”,而首都市民打电话的目的几乎相同:自来水质量检测。
原来这个名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实验室(以下简称中科院水质分析实验室)的机构,最近接到了一份新差事——给北京市的自来水质量进行检测,这是北京市水质检测首次引入第三方机构,北京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引入第三方机构把关自来水质量的城市。
“这是一个很好地尝试。”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研究所刘文君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的自来水检测由自来水公司内部、建设部门、卫生部门等多个系统进行,但这些检测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来自政府部门或者企业自身,老百姓希望有更加独立的第三方的检测数据,北京市凭借自身拥有的优势,找到中科院这样实力雄厚的机构进行“实验”,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北京尝试“破题”自来水质量检测
北京自来水的质量到底如何?北京市民即将得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我们的检测已经在有序进行,第一批采样数据已经提交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务局可能会通过一定的渠道发表水质检测结果。”中科院水质分析实验室主任杨敏研究员告诉记者。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杨敏的说法。作为首次检测工作,7月8日,中科院水质分析实验室对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市区内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及田村山水厂的出厂水进行了取样检测,检测项目涵盖水质标准中的所有指标。目前所有水质分析工作已经结束,相关水质数据近期将公布,北京市民可与市自来水集团同期公布的市区水质信息进行参照对比。
据记者了解,此前北京市的水质安全数据来自于13家水质检测机构,其中包括1个中心检测站和昌平、石景山、顺义、大兴等12个区县检测站,全市公共供水企业、乡镇水厂及部分自备井的水质,都由这些机构来检测。
不过,这些检测机构存在于供水企业内部。“这是因为在2005年组建水质检测站时,当时的水质检测资源都分布在供水企业。”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市水务部门规定,一份水样必须经3家检测站互检才可认定。但这些都是企业内部的检测机构,还是难以让市民认可。”
“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水质检测是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介绍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质分析实验室是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具备在生活饮用水方面为社会提供第三方水质检测的能力和资质,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支撑。并且,作为一家研究机构,这个实验室独立于供水企业,与任何一家自来水公司都没有连带关系。”
水质检测执行最严格标准
目前,我国自来水质量执行的是强制性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该标准涉及106项指标,包含微生物指标、消毒剂指标、毒理指标等。
据悉,中科院水质分析实验室是目前全国大专院校中唯一一家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指标检测资质的实验室,是我国水质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权威机构,与北大、清华、北师大等4家单位组成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2011年7月底,水质分析实验室依托于环境水质学实验室公用仪器平台,顺利通过了中科院计量认证评审组现场评审,并于当年8月26日通过审批,获得了资质认定证书。
“我们检测的水样随机取自水厂和终端用户,进行国家规定的自来水106项数据检测,南水进京后,还将增加20余项内容,其中有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杨敏介绍说:“实验室‘十一五’开始就对北京市饮用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应该说首都水质是不错的,完全可以达到国标的要求。但是,有些消费者会关心,与国外的标准来比又如何?总体来说,国标在指标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比较接近,当然也有一些差异。有些指标美国有中国没有,也有的中国有美国没有。因此,我们和北京市水务局商量,对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标准中中国没有的指标也进行检测,看看我们的水质是否能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的标准。”
据介绍,根据双方确立的工作机制,中科院生态中心作为北京市水务局委托的第三方机构,除对北京市各供水企业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外,当出现重大水质突发事件时,还将全面参与应急处置工作,为北京市水务局及供水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并向社会公众提供客观、真实的水质信息。
“今后,北京市水务局将在继续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独立检测机构作为政府监督的有效补充,提高公众对供水水质的知情度和满意度。”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北京市日供水量3000吨以上的66座城镇水厂,也将逐步引入第三方监测机构检测,数据定期对社会公布。
刘文君表示,北京的做法能否在全国推广,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来考虑。因为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具有水质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但这些机构的检测能力并不平均,加上自来水新国标检测项目较多,因此各地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是否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丰富我国自来水质量的检测模式。